,“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设计意图: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去开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现学生对字词
f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③理解词义。(课件出示6、7、8)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
少见的壮观的景象。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
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
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
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
猛。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
“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课件出示9)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全文也可分为两段。(课件出示10)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f3精读课文,难点点拨:
(1)作者写观潮经过采用了什么顺序(预设:时间顺序)
(2)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预设:由远及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学生
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同时,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倡学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