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漫谈戏曲的程式性
作者:李淑霞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1期
摘要:中国戏曲的程式性,表现为演员的角色分行、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锣鼓等方面,都具有某些基本固定的格式规则。具体地讲,戏曲的程式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行当(角色分行)的程式性、动作的程式性、音乐唱腔锣鼓的程式性。关键词:戏曲程式性审美效果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2011901所谓行当的程式性,是指戏曲表演根据性别、年龄以及气质性格等特点对演员所作的一般角色分类。戏曲有生、旦、净、丑这样四种最基本的角色分类。根据这四大角色分类还可以派生出许多更加细致的角色行当。每一种角色行当应当如何表演(动作、唱腔和念白),都有一些特殊规定。所谓动作的程式性,是指戏曲中的表演动作与生活中的自然动作有很大差异。虽然它源自生活,却经过了某种比较严格的提炼和规范化,具有一整套基本固定的格式规则。一些常用的程式性动作还有特殊的名称,如“起霸”、“卧鱼”、“吊毛”、“抢背”之类。所谓音乐唱腔锣鼓的程式性,是指戏曲唱腔和器乐伴奏都有一些基本固定的曲牌和板式。戏曲中的动作、唱腔和伴奏都有特殊讲究,都有一些相对稳定不变的格式规定。这就是戏曲艺术程式性的具体涵义。戏曲的程式不限于身段动作,戏剧语言、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饰等也都有自己的程式。人物的舞台动作如骑马、上楼、关门、开窗都有一套规范的动作符号主要人物的登场,常有一套整冠、抖袖或理髯之类的规定动作,这是表演动作的程式化。其他如戏曲文学的宾白、曲词和分场制等,戏曲音乐的声腔、套数、曲牌、板式、伴奏、锣鼓经等,戏曲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各类幕布、虚拟布景、一桌二椅、脸谱化妆、戏衣、戏鞋、戏帽和刀枪把子等,戏曲角色生、旦、净、丑诸色的划分等,都有一定的体制和类式,即程式。其中戏曲唱词的定格要求,根据音乐的程式和每个字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等升降形式来调停音节,安排字数、句式,音乐的节奏决定着演唱的节奏和身段动作的板眼尺寸(节奏),所以音乐具有调节演唱和身段动作的作用。当然,音乐程式要和演唱程式、动作程式、脸谱程式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非常经济地表现生活简洁,是中国戏曲程式的本质属性。以表演程式为例,“走边”是一种象征赶路的程式动作,一般表现人物身负重任,月夜行军,不走直径大道而在小道急行。在生活中,它包括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