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构成条件、原电池反应原理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刘江东老师:海淀区八一中学宋晓敏老师做了一节二价铁三价铁转化的区级研究课。这节课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补铁剂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中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亚铁盐的性质,同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三价铁检验方法的信息。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更好地保存补铁剂,保存过程中避免和什么物质在一起?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哪些物质可以和二价铁共存,哪些物质能够把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这样就把二价铁、三价铁转化的知识融入探究活动。2实验探究活动具有怎样的功能和价值?王磊教授: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课程目标说起。新课程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科学素养的发展不是单一知识目标的,还包括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过程方法、科学态度,以及正确全面的理解化学科学与社会、与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相互关系等。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无法支持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需要其他的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和协从,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被提出。其次,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教的课程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家的工
f作方式是什么?这些与一般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和收获一些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都应该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面。而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的学习单靠讲授式教学很难完成,因此这也是科学探究教学提出的一个原因。刘江东老师:我们在推行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教师认为探究教学会影响知识的落实。实际上探究教学是有利于知识的落实的。同样一个知识简单的呈现给学生和学生通过一个研究过程得到它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不一样的。比如宋晓敏老师的课中就把简单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学生研究的过程,学生对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及其体现出来的氧化性还原性之间的关系的印象就会深一些。另外,我们也认为化学教学是一种科学教学,要体现科学方法。实验探究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应该体现这样的内容。田玉凤老师:以我谈到的《原电池原理》课例为例。课本上的原电池原理教学是构建一个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在后续课程中要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问题、新型化学电池的研制问题等。只有原电池原理这个基础牢固,后续的学习才可能顺利进行。在以往《原电池原理》教学中,教师演示铜锌原电池实验后就给出了原电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