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文学概况1元曲元代文学的代表,包括杂剧和散曲1)杂剧我国戏剧艺术成熟标志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它吸收了自唐宋以来的各种戏曲艺术因素,逐渐发展成为音乐歌舞、道白、做工等结合起来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钟嗣成《录鬼簿》、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臧晋叔《元曲选》、隋树森《元曲选外编》)2)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它主要是在民间俚曲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式自由活泼,语言通俗明快,风格爽朗自然。
宫天挺、乔吉、秦简夫、萧德祥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元杂剧的形式特点:1元杂剧的体制一般是四折一楔子,少数也有一本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的。2元杂剧的剧本由曲词、宾白、科范和题目正名四部分组成曲词:韵文,主要用以抒情,表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3元杂剧的角色分末、旦、净、杂四大行末是男角,有正末、副末、冲末、外末等之分旦是女角,有正旦、副旦、贴旦、外旦等之分;4演唱形式主要为一角主唱
2南戏是在南曲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北宋末南宋初在浙江温州一带产生,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永嘉戏曲”。元末明初,南戏出现高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和《琵琶记》等3诗文元代诗文成就不高,几乎无突出的诗文作家和作品前期:刘因、赵孟中期:虞集、杨载、范、揭斯元诗“四大家”,效法唐诗后期:王冕、杨维桢。此外,元代涌现了一批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成就最高
“宋诗深,却去唐远;元诗浅,去唐却近。”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元人力矫宋弊”明胡应麟《诗薮》
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
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塑造形象的综合艺术
中国戏曲:以故事表演为主线、综合歌舞、杂技及讲唱文学
等特点。
成熟的戏剧:包括唱、念、作、打、舞等各方面,美学特征:
表演的程式性,
时空的流动性
舞美的装饰性等
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第一、元代南北统一,经济繁荣,生产发展,商业贸易南北
畅通,通都大邑遍及全国,为元杂剧的兴盛奠定了丰厚的物
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二、元代统治集团不甚重视以汉族为中心的传统礼教,遂
使文学艺术有条件向通俗普及方面发展。
第三、元代从立国之初即采取一种压制和歧视汉族和汉族知
识分子的政策,使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下降,不少人走向瓦舍
书会,扩大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