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遥感技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遥感信息获取、遥感信息传输、遥感信息提取应用;
2、遥感监测的特点。1、监测区域范围大,受条件限制少2、多尺度动态重复获取数据3、电磁信息丰富,信息表达式多样,获取信息手段多,信息量大4、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重现性好5、数据可满足多用途监测,可比性强6、效益高,精度高,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章【遥感物理基础】
1、遥感探测中常用的电磁波谱有哪些波段?各波段有什么特点?紫外线:波长范围为~μm,太阳光谱中,只有~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m以下。可见光:波长范围:~μm,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人眼对其可有直接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红外线:波长范围为~1000μ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产生热感,因此又称热红外。微波:波长范围为1mm~1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
2、根据太阳与地球辐射的特点,分析遥感探测各波段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及近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太阳发射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可见光
波段,其最强的辐射波长位于μm左右。太阳辐射在近紫外到中红外这一波段区间能量最集中,能量相对最稳定,太阳强度变化最小;
地球辐射主要指地球自身的热辐射,是远红外遥感的主要辐射源。最强波长是μm,属于远红外波段。能量分布在从近红外到微波这一范围内,但大部分集中在630μm。
波长范围在μm,属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能量来源以地表反射太阳辐射为主;波长范围在6μm,属于中红外波段,能量来源以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为主;波长范围在大于6μm,属于热红外波段,能量来源以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为主;
f3、什么样是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根据图分析雪、沙漠、湿地和小麦的反射波谱特征。①雪在μm波段有一个很强的反射峰,反射率几乎接近100%,因而呈白色。随着波长
的增加,反射率逐渐降低,进入近红外波段吸收逐渐增强。②沙漠在橙光波段μm附近有一个强反射峰,因而呈现橙黄色。在波长达到μm以上波
长范围时,反射率大于雪。③湿地在整个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均较低,当含水量增加时,其反射率下降,因而在黑
白相片上其色调常呈深暗色调。④小麦在中心波长为μm的蓝光波段和中心波长为μm的红光波段上有两个吸收带,其
反射率较低。在两个吸收带之间,即在μm附近有一个反射峰,处于可见光的绿光波段,因而叶子呈现绿色。约在μm附近,由于绿叶很少吸收该波段辐射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