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滑轮足够光滑,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器材,但不挂砝码盘;②垫高长木板右侧,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③挂上砝码盘,调节木板左侧定滑轮,使牵引动滑轮的细线与木板平行;④砝码盘中放入砝码,先通电,再放车,由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并记录传感器示数;⑤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④,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要测出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B.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C.小车向左加速时,砝码处于失重状态D.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图(甲)是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图(乙)是以
f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
①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结果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
②若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实际频率比50HZ稍大一些,则①中计算所得的小车加速度应比小车的
实际加速度▲(选填“大”或“小”)。
③分析(乙)图时,该小组用量角器测得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通过计算式a求得图线的斜F
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A.12k
B.12ta
C.2k
D.2ta
(3)本实验中,随着砝码质量的增加,测得的小车加速度也会增加,当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大于
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A.2g
B.15g
C.g
D.05g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有答案,没有过程的不得分。15.(8分)气球以4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上升过程中从气球上掉落一个小物体,该物体离
开气球后经2s着地。小物体离开气球后,气球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小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2)小物体着地时,气球距地面的高度。
f▲16(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B=10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5kg的物体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栓在物体A上,另一端栓在地面的木桩上,绷紧的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物体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