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唐燕青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08期
摘要:目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趋势,人们愈发关注素质教育。音乐是初中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实践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而声势律动能将音乐与舞蹈有机整合,增强学生的韵律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结合声势律动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丰富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联想,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深化。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教学;运用
音乐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学,能让学生受到熏陶,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新时期下,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教师要运用声势律动方法,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情感教育,进而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一、声势律动教学的重要意义
所谓声势,是运用拍手、拍腿等人体动作发出的声响。而声势律动,是指人们通过对音乐的感知,通过肢体传递出节奏感,以此深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协调肢体语言,带动思维发展。声势律动作为一项重要教学方法,其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能增强学生节奏感和感受音乐艺术独特的魅力,且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声势律动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且能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思维方式得到系统锻炼。学生听到音乐的同时,身体也能随之配合,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能与教师共同学习,并进行联想。声势律动教学的重点在于音色、音高及旋律,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能使学生更加敏感地感受节奏,促使学生在音乐中学习更多基础知识,具备更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丰富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展示机会
以往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参与热情并不高。教师在进行声势律动教学中,要尽可能丰富活动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多元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的机会。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纵情演绎,或者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表演,使学生能在表演上做到优势互补。如成立小乐队,成员之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间合理分工,有的负责伴奏,有的负责演唱、舞蹈,深化学生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