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物理学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0学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
电工学是高等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事业发展的基本概况,为后续电子线路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
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获得完整和扎实的电工和电子方面必要的基本知识,全面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牢固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电路的暂态过程、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课程教学目标2: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
教学目标
毕业要求
第1页共8页
f1
2
3
4
5
6
7
8
教学目标1
H
L
教学目标2
HM
LM
二、课程教学要求
电工学是物理学专业学生专业选修课中电子技术模块的基础课程。学完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开拓新技术领域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执行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本课程与电磁学的相关内容的分工与衔接、以免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
2.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保持课程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基础上,应注意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突出重点、难点,并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动向;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三、先修课程
第2页共8页
f高等数学、电磁学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为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上。同时由于课时少,内容多,所以应将“虚拟实验室”引进课堂,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通过课程的讲解,使学生具有电子工程师的思想:复杂问题简单化。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电工学课程的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通过学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分析方法,学会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