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f完美WORD格式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
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
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
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
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
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f完美WORD格式
全国卷Ⅰ
14B15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
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全国卷Ⅰ
14D15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
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
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全国卷Ⅰ
14A15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
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
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
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北京卷14.D15.A
16.呼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
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
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