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天上的街市》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2、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3、提高诵读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f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郭沫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请学生讲牛郎织女故事导入。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被禁锢,被束缚,难得一见的不幸
生活。然而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里,我们将会见到与此完全不同的牛郎织女……然后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简介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
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三、整体感知1、诵读指导:读准字音:(1)自由读;(2)个体读;(3)全班读。读准节奏:三节拍;重音。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
f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读出感情: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