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课标要求:1、自己设计并动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通过完成一系列促进或阻止燃烧反应的实验,初步体会控制化学变化的一般思路。内容和学情分析:本次实验对学习第六单元的内容有很多帮助,在实验之前应先做好准备工作。学习建议:1、先回顾有关知识,燃烧条件,灭火方法。2、确定本实验你想解决的问题。
学习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准备:
学习过程:烧杯、蜡烛、火柴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一、准备导入,激发兴趣[引入]从人类发现了火、使用火以来,火为我们做出了哪些贡献?[提问]同学们用过火吗?参加过野炊吗?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枯柴为什么会燃烧,而下面的泥土为什么不会燃烧?2为什么直接用火柴不容易点燃枯
回答:加工食物、冶炼金属、取暖、照明等
回忆、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因为枯柴可以燃烧,泥土不能燃烧。2火柴放出的热量太小不
开门见山,利用准备提问直接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学习的是什么。用学生的常识引入新课,诱
13
f柴?
容易点燃枯柴。
3你是怎么使火堆燃烧3把木柴架空、将木柴变
的更旺?
成小块等。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
[复习]碳、硫、磷、铁、蜡烛等思考回答:物质能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有些什么共同点?
很剧烈、发光、放热、需
要氧气等
对燃烧建立一个初步认识
二、自主学习、探究试验[指导阅读]提纲:
1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可以用什么试验来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分组探究]两人一组作实验探究1:用镊子夹取分别蘸有酒精、水的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片刻,观察现象。探究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块形状、大小相近的木块和煤球,将他们分别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木块和煤球燃烧的先后。
探究3: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只用烧杯罩住,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操作探究实验1、2、3,观察实验现象,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探究1:蘸酒精的棉球燃烧,蘸水的棉球不能燃烧。结论是燃烧的物质必须是可燃物。探究2:木块先燃烧,煤球后燃烧。结论是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燃烧的最低温度)。探究3:空气中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