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和《中共潍坊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一系列部署。在编写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区域发展规划。
f本规划范围为潍坊市所辖海域及陆域全部,陆域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作为规划的重点。
《规划》由前言和七章构成,第一章,机遇与挑战,全面分析了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优势、发展基础和面临的挑战;第二章,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提出了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确定了海陆一体化发展总体格局;第四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了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第五章,产业发展,确定了重点发展的蓝色高端产业集群;第六章,资源环境,提出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海洋灾害防治等建设任务;第七章,保障措施,从自主创新、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打造环境、推进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措施。
第一章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战略优势
我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体区连接内陆联动区的枢纽,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同时,我市还是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四个城市之一,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是黄河三角
f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在国家和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面临两个国家战略和一个省级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拥有争取上级政策资源、深化区域合作的优越平台。具体分析,主要优势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区位优势明显。我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是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东邻青烟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西接济南都市圈,南与鲁南经济带相连,北靠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承东启西,联通南北,地理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土地资源丰富。我市北部沿海地区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咸淡水分界线以北面积达2657平方公里,其中盐田和荒地903平方公里。另有近1400平方公里浅海和447平方公里滩涂,其中高涂面积200平方公里。随着沿海防潮堤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