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考前指导
20151105
时间安排:113、15
45分钟
14、16、17、1825分钟
1922
25分钟
作文:
50分钟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
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
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熟语(含成语)辨析题】
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
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思路通常是:
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内在逻辑顺序、从属关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符号题】
答题技巧: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重点审查这类标点
的使用正确性,逐一辨析排除。
【排序题(语言连贯题)】
答题技巧:
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
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