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何看待通货膨胀下的中国经济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短期压力依然偏大。但基于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和一般的经济规律,我们认为我国当前的物价上涨不是货币大量发行造成的,而是“双重价格冲击”,因此,通常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对解决我国当前物价增长偏高问题作用不大。我们认为,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及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等是避免“双重价格冲击”的最根本举措。一、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然而,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是有着严格定义的。按照规范的表述,“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一般来说,认定通货膨胀需要具体考量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价总水平上涨;第二,这种价格上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涉及到所有产品,至少是大部分产品;第三,这种价格的普遍上涨要持续一段时间,不是短期的;第四,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是价格普遍上涨,则一定是以较多的货币供给为前提的。但是,如果是受外部因素如国际政治、战争、自然灾害或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等因素冲击,引起了供给短缺,从而引发物价上涨,并不能认为就是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一些物品的价格上涨不直接等于通货膨胀。认清这一点,对我们分析判断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以及选择治理通货膨胀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对个别产品的物价上涨,政府应采取的政策或政策的着力点,与治理通货膨胀是不同的。二、、引发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而不是中、、引发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引发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国内部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一定要以货币超经济扩张为基础,否则,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只能改变各种商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提高。因此,短期供给因素可以解释物价的波动,但不能解释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一定是货币超经济规模扩张的产物。然而,这种货币扩张的来源不一定来自于国内,也可能来自于国外。而目前美国就是全球货币扩张的最大来源国。
f财政贸易双赤字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形成赤字融资性的货币扩张。这种赤字融资性的货币扩张是以向外输出美元的形式进行。即美国通过输出美元,弥补其巨额的贸易逆差,形成了“美元泛滥”。这些海外美元(相对于美国),又以资本流入的方式,回流到美国,以维持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美元泛滥”对中国经济的一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