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几点教法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安化八中冯霞
我县地处贫困偏远山区,教学条件差,各硬件设施不全等情况,阻碍了教学课程的开展,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人为意识上的阻碍,从现实感受颇深。作为一名乡中信息技术老师,看到农村的孩子能够开展信息技术课,感到莫大的欣慰,也为山区的孩子感到高兴。但高兴之余,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又遇到了许多现实条件无法克服的困难。一、学校条件的影响我校初中生每班一周有一节信息技术课,每班大约学生七十人左右。而我校只有一间四十多平方米的机房,共有四十台机子,由于机子的短缺和空间的狭小,无法做到每人每次都能有充分的时间上机操作。每个学生一周只有一次上机时间,也就短短的45分钟。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课,再加上我们农村大部分学生在此以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此是一片空白,从而收到的教学效果甚微。本人对此忧心重重,也试着采用别的教学方式。比如两人合用一台机子,一人操作,一人看,但效果更差。由于每次上机间隔时间长,这次会的下次又忘记了,而有许多在面对机子时一片茫然,因为电脑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个太陌生的事物。二、思想意识上的影响虽然世界已步入二十一世纪,数字化信息技术在人们脑中不太陌生。可对我们偏远山区来说,从思想上还没真正认识到学习计算机技术对未来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光家长有这种思想,连老师都普遍存在这种错误的消极的不良的思想。在他们的教学理念中,一切为应付考试,一味追求升学率,与考试无关的一切科目都称之为“副科”,学生没必要把精力放在此类科目上。在老师错误的思想引导下,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也产生了消极的思想,在刚学习时对新鲜的事物还有点兴趣,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点小小挫折后,就对此学科产生抵触、厌烦情绪,在上课中被动学习,根本无法收到教学效果。我相信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同仁都会遇到上类这两种情况,现就此类状况,提出两点不成熟的解决意见,与大家共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好似沉默于课本的操作中,但通常在教学内容与
1
f实践内容结束后,学生的90总感觉到一无所获呢?学生总是对今天所学知识明天再说起时总忘却的太多呢?就这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彼人作如下小议:一、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状态。即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师应努力做到一个临时顾问的角色。这样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