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第三次沉降观测;加水至设计水位的13、23,加满水分别进行一次观测;放完池体的水后进行最后一次观测,并详细记录观测数据。
三、降水工程四、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大于5m,其中进水井、粗格栅间、进水泵房基础埋深均在地下水位以下,需采取降水措施。五、根据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并考虑经济费用等因素,采用管井降水。降水井在基坑外间隔1520m设置,井深18m,φ400,共布6眼井。井位布置。由于该工程管道安装多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故在管道安装过程中也采用管井降水。六、地基处理(一)当地基处理设计为强夯法施工时,应做好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强夯施工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2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采取防震或隔震措施。3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f(二)当地基处理设计为填土时,应满足以下几点规定:1填土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腐植土、冻土、耕植土和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均不得使用。2填土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情况下施工,过干的土在压实前应加以湿润,过湿的土应予晾干。3采用碎石、卵石等作基土表面加强时,应均匀铺一层粒径为40mm,并应(压)夯入湿润的土层中。(三)当地基处理设计为做垫层时,应注意原材料的选用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用的砂或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砂选用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砂层铺平后,应洒水湿润,并采用机具振实,其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石宜选用级配良好的,不得有粗细分离现象,平铺后,夯压至不能松动为止。2砼垫层中的砂宜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石子宜选用~的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并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砼的配合比按设计要求的强度经试验选定。五、土方及支护工程六、土方开挖前应将场地范围内的树木,各类构筑物、垃圾等清理干净。测量出挖土范围,并做好记录。本工程单体工程较多,挖土深浅不一,且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时需先降水后挖土,基坑采用反铲挖掘机大面积开挖,人工配合。进水井、粗格栅、进水泵房挖土深度均在10m以上,土方施工时先挖去上皮3M厚土层,然后采用钢筋砼灌注桩进行支护,桩长22m,桩径800mm,间
f距1200mm,桩头设连梁,将桩连为整体。打桩时应避开地下管网,其余单体工程按规定要求放足边坡开挖。挖出的土方要按业主指定地点,合理堆放,不得造成水土流失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