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4水循环和洋流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水循环环节①是A.水汽输送B.地下径流C.地表径流D.蒸发、蒸腾【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根据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图中①为水汽输送,②和④均为降水,③为蒸发,⑤为地表径流。【答案】A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A.①B.②C.⑤D.③【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影响。图中①为水汽输送,②和④为降水,③为蒸发,⑤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能够塑造地表形态。【答案】C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据此完成3~4题。3.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①下渗②蒸发③降水减少④灌溉等引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水循环过程的因素。由题干可知,此河流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流河,下渗、蒸发和沿河灌溉可使径流量减小。【答案】D4.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A.雨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解析】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由题中该河流最终消失可知,该河流为季节性河流,其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答案】B下图为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代表的水体是A.冰川融水B.雨水C.地下水D.生物水6.在洞庭湖地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a变大B.a在丰水期变小C.b变稳定D.b在枯水期变大5~6【解析】第5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甲位于地面以下,且与河湖水有相互补给关系,因此是选项中的地下水。第6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围湖
1
f造田,湖泊面积减小,湖泊调节作用减弱,因此a在丰水期变小,b在枯水期变小。【答案】5C6B苏州正积极探索建设“海绵型”城市。所谓海绵型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吸水、蓄水主要是靠城市绿地及雨水收集系统。下图为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导致城市严重内涝的自然原因是A.①过多B.②受阻C.③过快D.④增大8.苏州今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A.绿地建设以下洼式绿地为主B.加快城市土地资源开发C.加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D.加强城市人口迁移管理7~8【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第7题,①表示大气降水,特大暴雨造成降水过多,是产生内涝的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