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构件自重荷载,可以填0。
13钢容重:78一般情况下取78,当考虑饰面设计时可以适当增加。14裙房层数:按实际填入1混凝土高规(JGJ32002)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
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2同时抗规(GB500112001)6110条条文说明要求:带有大底盘的高层抗震墙(筒体)结构,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地下室顶板以上H8,
4
f向下延伸一层,大底盘顶板以上至少包括一层。裙房与主楼相连时,加强部位也宜高出裙房一层。3本参数必须按实际填入,使程序根据规范自动调整抗震等级,裙房层数包括地下室层数。
15转换层所在层号:按实际填入该参数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输入转换层号后,程序可以自动判读框支柱、框支梁及落地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和相应的内力调整。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自动实现02Q0或03Q0的调整。本参数必须按实际填入,转换层层号包括地下室层数。指定转换层层号后,框支梁、柱及转换层的弹性楼板还应在特殊构件定义中指定。
16嵌固端所在层号嵌固端确定:
①判断地下一层侧向刚度是否大于地上一层侧向刚度2倍(一般建筑短向墙长增加有限,较难满足);
②当满足顶板嵌固要求,可指定地下室顶板为嵌固端,此时软件按规范要求对该层柱、梁内力放大,嵌固端以下柱配筋直接按一层柱纵向钢筋计算值的11倍配置;
③满足地下室顶板嵌固要求时,可不将地库建入模型,此时一层与二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15;
5
f④当不满足地下室顶板嵌固时,可指定地下室底板或地下一层、二层为嵌固端,此时软件对指定嵌固端及地下室顶板均按嵌固端的要求包络设计;
建议:实际工程中均如实输入地下室层数,嵌固均选为底板(输入1),此时计算结果偏安全,同时设计时构造上仍将地下室顶板(板厚,配筋,混凝土标号)满足嵌固要求;
17地下室层数:按实际填入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和内力调整,内力组合计算时,其控制高度扣除了地下室部分;对I、II、III、即抗震结构的底层内力调整系数乘在地下室的上一层;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扣除了地下室部分。程序据该参数扣除地下室的风荷载,并对地下室的外围墙体进行土、水压力作用的组合,有人防荷载时考虑水平人防荷载。本参数必须按实际填入,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
1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