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
过敏原的管理与控制
编号:XXXXXXXXX
编制:XXX审核:XXX批准:XXX
XXXXXXXXXXXXXXX
发布实施日期:
f过敏原的管理与控制
XXXXXXXXXXXXX
1、目的
以防范过敏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确保食品安全而制定过敏原的
控制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与食品安全体系中的过敏性食品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估
等所有活动。
3、定义过敏原:是指有导致特定的过敏人群消费时产生的化学性危害的某
种或某类食品原料。
过敏人群:是指对特定的某种或某类食品原料产生过敏性反应的人。
预防措施:用来控制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它方
面的措施。
4、职责
41HACCP小组:收集过敏原控制所需文献资料,过敏原危害的分析和
评估
42品管开发部:供方产品资料的收集、原料接收的标准、过敏原的控
制的检查、过敏人群资料的收集及过敏原相关的技术标准、文献的收集
汇总。
43生产部:生产过程中过敏原的控制、交叉污染的预防或异常情况收
集、对盛装过过敏性食物的工器具的清洗和消毒。
44采购部负责原辅料过敏原成分的提供
45财务部:过源性食物储存和保管,以及储存区域的划分。
5、控制程序51原材料
f511原材料供应商及原材料的接收:
XXXXXXXXXXXXX
(1)供应商需向公司提供原料规格书;
(2)公司品管部需清楚的在规格书中标注含有的过敏原的成分;
(3)供应商产品配方有任何改变都要事先通知公司。
(4)不要采购再生的(回收的、重复激活的)配料或油。
(5)保证运输车辆,卡板等无过敏原的残留。
512原料的贮存
(1)使用有清晰标记的贮存容器;
(2)过敏性原料分开放置;
(3)严密监视外源性过敏原物质;
(4)对过敏原采用专门的贮存区域。
52生产加工
521合理的计划:
1换产品生产之前要清洗设备;
2通过合理的计划尽可能减少生产过敏性的产品时的产品品种的
改变;
522防止产品交叉污染:
(1)为员工建立明确的标准操作程序;
(2)工作时,在指定场所分不同时间段进行操作,防止加工过程中的
产品间的交叉污染;
(3)应考虑产品包装时的交叉污染;
53设备与卫生:
531合理的清洗:
f(1)彻底的清洗所用的设备并且目视检查;(2)重点关注难清洁的区域,寻找隐藏的残渣;(3)检查设备上过敏原的成份的确已清洗干净;(4)保证正确的贮存清洁用品;(5)在更换生产品种时允许有适当的清洗时间;(6)关注清洗效果,并知道需要特别清洗的环节;
过敏性物质一览表
XXXXXXXXXXXXX
如果原料使用的原材料含有上述项的过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