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作者:雷斌严小翠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国学《三字经》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大放异彩,引领着华夏的民族精神,带着无穷的智慧绵延千年,为世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0025401
大街小巷随处都能听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琅琅的诵读声,这是孩子们在诵读《三字经》,它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五千年的文明中熠熠生辉,引领着中国的民族精神,拥有数千年的无限智慧。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尽可能早的,让传统文化的本质植根于新一代年轻人的心中,一定会有一半的努力得到两倍的结果。从小开始为孩子渗透传统文化,特别是小学的语文教师,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虽然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国学的课程,但是我认为,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因此,要使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施,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1在课文教学中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在一年级下册的《棉鞋里的阳光》一课中,讲述的是妈妈帮奶奶晒被子,小峰好奇的问妈妈没湿为什么要晒被子,妈妈解释说是为了让奶奶更舒服。妈妈照顾孝敬奶奶,小峰也知道了要孝敬长辈,由此我引出“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学生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还懂得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如一年级下册课文《四个太阳》,课文讲了作者根据不同的季节,画了不同的太阳送给春、夏、秋、冬。炎热的夏天需要清凉,就画了个绿绿的太阳,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太阳就是金黄色的,而寒冷的冬天,当然是红红的太阳了,给大家带来温暖。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由此我引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使孩子们“愿学”、“乐学”,更“爱学”。
2在生字教学中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我们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德育教育要从小入手。《三字经》的包含了“仁、义、诚、敬、孝”,在培育人的道德品行方面是最好的课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本,也是最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讲授中,可以把传统文化教育渐渐渗透到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比如认识“众”字时,我从字形介绍开始,它是三个“人”叠加组成,表面看去只有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