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课时《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方晓清云霄四中【教学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3章学习逐步阐明基因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基
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具体学习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前3章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基因及作用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完必修一和必修二前面三章的基础上已经学习了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DNA和RNA的区别。但是涉及到必修1和必修2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所以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概念、过程不清,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不足,因此应该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模拟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能加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巩固,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得到锻炼。
【设计理念】尝试以问题为主线,贯穿翻译的整个教学过程,启发学生逐步深入思
考。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探讨,引导学生亲历思考与探究过程,通过模型构建翻译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科学探究精神,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2.概述翻译发生的时间、模板、过程。3.说明mRNA、tRNA和核糖体在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的协作关系。能力目标:1.对图形、图表、文字资料进行识读,并进行模型建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在生物知识背景下的数学计算能力。情感目标:1.体验蛋白质合成过程的逻辑美、简约美。2.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探究兴趣,逐渐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准备】
f1.制备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和模型教具
【教学流程】
m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能变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呢?mRNA如何将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密码子的特点:
携带遗传信息的mRNA是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是如何进入核糖体的呢?
将氨基酸运到核糖体的的“搬运工”是另一种RNAtRNA。tRN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