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此次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规划中所有数据均由当地政府提供。规划编制期为12年,即20092020年。第一阶段(20092013年)乌达区步入经济转型之路,重点实施煤炭加工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后续转型打好基础。第二阶段(20142020年)重点培育新兴技术产业,实现彻底转型,形成新兴的综合性城区。
ff第一章乌达区区情分析与发展定位
第一节区域基础与区位条件
乌达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乌海市所辖县级区之一,东临黄河,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相毗邻,西北与阿拉善盟接壤,全区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辖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建制镇,10个行政村。总人口13万人,由汉族、蒙族、回族等17个民族构成。
f图11乌达区行政区划图
一、区域基础条件
乌达区地理位置约为东经39°26’5162”,北纬106°42’4660”,东距乌海西站和黄河岸约35km,西距五虎山坡脚约2km,跨黄河至渤海湾城区275km,是库布其、毛乌素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交汇处,但有山脉与黄河的阻挡,使乌达区成为蒙西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之一。域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并具开采价值的30余种,水、电、土资源富裕,交通、通讯条件尤为便利,区位优势较为突出。
f二、区位优势分析
乌达区最具特色的是其优良的区位条件,在交通、生态、经济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区际意义。1、连接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乌达区现有京包兰铁路与全国铁路相连接,境内110国道是沟通北京、畅达大西北的交通大动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东大门,通往东北、华北地区的枢纽,更是新疆、甘肃、宁夏开发运行的大通道,内蒙进入陕甘宁的门户,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2、我国西北部阻止沙漠化继续东进的生态屏障之一乌达区位于我国沙尘暴起源地之一阿拉善沙漠的东缘,又处于华北平原的上风、上水方向,是西北来向沙尘暴的必经之路,该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可有效阻挡沙尘暴的东进南下。因此,乌达区负有维护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责任。3、不同区域层次上的经济区位省际层面上,乌达区处于“宁蒙陕”黄河河套生态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具有经济要素的快速流动和积极获取多方信息的优越区位条件。自治区层面上,乌达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拓前沿核心,紧邻“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区,是“呼包银”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作为“小金三角”的区域物流配送中心,乌达区对保障周边地区城乡供应、繁荣与稳定市场有着重要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