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常见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异常步态的分析与训练
步行训练是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项目之一,患者也常因疾病的影响或急切期待提高步行能力,而忽视了基础训练,诱发并强化了反向负荷动作,形成了各种异常步态。中枢性控制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之一就是在现有功能障碍基础上帮助患者实现较高水平的功能独立,步行是功能独立的基本要素之一。治疗师在制定训练方案之前应实施步态分析,针对患者的步行姿态、步行效率、关节及肌肉活动、平衡协调控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检查,以确定异常步态的特征及原因,以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及选择辅助具。
一、常用的步态分析方法最常用的步态分析方法为临床观察法、录像观察、足印法和三维运动分析法。前三种经济实用,在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三维运动分析法是最为精确的步态分析方法,包括时间空间参数测定、压力测定、表面肌电、气体代谢等方式,能够反映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相关肌肉活动及能量消耗的情况,需要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平台等器械,国际上已广泛使用。二、步态参数1步行周期是指一足着地到同侧足再次着地的过程,包括距离和时间参数。在正常步态中,步行周期开始于一侧足跟着地,结束于同侧足跟再次着地;在某些异常步态时,足跟不一定是足和地面首先接触的部位,那步态周期就可看成是一足某个部位接触地面到同侧足再次接触地面的过程。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两个相。(1)支撑相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60,包括:
①早期earlysta
ce包括首次触地i
itialco
tact和承重反应(loadi
grespo
se),正常步速时占步行周期的1012。其中双支撑相为支撑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由于此时双足均在地面,又称之为双支撑相。双支撑相是步行周期中最稳定的时期。②中期midsta
ce即单支撑相,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行周期的3840。③末期termi
alsta
ce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pushoff的阶段,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离地约为步行周期的1012。(2)摆动相下肢在空中向前摆动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40,包括:①早期i
itialswi
g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占步行周期的1315。②中期midswi
g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务,占步行周期的10。③末期termi
alswi
g主要任务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占步行周期的15。2步长Steple
gth也称步幅,指一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