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学时分配和安排
本课程内容和学时根据不同专业要求有所不同,下表为总的要求:
教学内容
实验一
水泥实验1密度、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
3
教学课时数
2
f水泥实验2
实验二
2
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选作)、胶砂强度
混凝土骨料实验
实验三细骨料: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
2
粗骨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水率
混凝土综合试验
实验四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易性、抗压强度
括号内为选做
四、实验教学重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通过开设混凝土综合设计型实验,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解决
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初步掌握水泥混凝土材料生产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的主要方法,初步掌握工程中检验材料质量、改善材料性能的技能,并能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处理实验数据、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实践和实验技能训练,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通过实验水泥及骨料材料基本性质实验,使学生掌握混凝土基本组分的材
4
f料性质和实验方法,得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参数,,分组计算出符合老师事先不同要求的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通过实验四混凝土实验,通过试拌和抗压强度实验,分组检查混凝土工作性是否满足要求,调整和易性,得出基准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2、实验内容简介与基本要求
本综合设计性实验由实验一、二、三、四组成,共8学时。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及有关规程规范、通过实验一、二、三水泥及骨料材料基本性质实验,完成设计基本参数的计算,运用所学的混凝土配合比知识初步配合比的计算、原材料的准备与检验、混凝土试拌调整、混凝土强度检验复核、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施工配合比的换算等。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分组按照下述实验内容进行。
五、实验内容
实验一水泥试验1
【目的要求】1、掌握水泥技术性质的概念2、掌握水泥技术性质的检测方法3、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设计参数【实验内容】1、水泥密度试验2、水泥细度试验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5
f【知识点提示】1、密度:水泥在绝对密实状态下(不含内部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2、细度:水泥细度以008mm方孔筛上筛余物的质量占原始质量的百分数表示。细度也可以用单位质量水泥的表面积(即比表面积)表示。3、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以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稀稠程度时的用水量占水泥用量的百分数表示。水泥浆的稀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