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第一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结合宪法第28、29条;公民政治权利结合宪法第33、34、35、41
f条,公民政治义务结合宪法第51、52、53、54、55条;民主管理结合宪法第111条。第二单元:政府性质结合宪法第85条;政府的责任结合宪法第27条;政府职能结合宪法第89、105、107条。第三单元:人民代表大会性质结合宪法第2、57条;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活动原则结合宪法第3条;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合宪法第58、62、63、64、67条;中国共产党执政结合宪法序言;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宪法第4、95条及宪法第六章第112122条;我国的宗教政策结合宪法36条。第四单元:我国的外交政策结合宪法序言。(三)、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宪法20、22、24条。二、Y合宪法教育的注意事项(一)、要求教师首先要学好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理解宪法每一条涵义,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把宪法精神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白宪法在我们国家生活、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哪些行为是宪法提倡和鼓励的,哪些行为是宪法所禁止的,明白宪法不仅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也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从而增强宪法观念,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运用宪法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二)、要深入浅出。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
f实际生活,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案说法的讨论会等,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而不要单纯去说教。最好就身边的一些小事,深入浅出地阐述。可以问学生“厕所里安装摄像头行不行?”“上课时发短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能不能看短信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家长不让读书行不行?”现在是信息时代,中学生网络参与度很高,他们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要注意什么?要用这样的一些具体生动的事例,去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三)、将宪法教育融入社会实践。采取课前时政演讲、编写法律和时政小报、知识竞赛、主题班会、黑板报、道德法庭、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宪法知识教育主题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宪法的权威源自民众内心的真正拥护和真诚信仰。脑中有法,心中明法,才不会逾法犯法。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他们的法治素养必将对未来的社会形态与整体国民素质带来莫大的影响。宪法观念的树立,法治精神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校要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贴近生活实际,以丰富的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