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诗中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进占的河西陇右之地。(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记述了一个久戍河湟幸存的老兵,他的战友们都战死,自己有幸回到故乡,黄昏时分独自吹奏着边庭的乐曲,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的哀伤。(2)全诗表现了什么主题?请作简要分析。答:诗通过河湟旧卒的遭遇,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控诉了唐政府的无能。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答: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答:“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答: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请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描写了一个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的抗金英雄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2)请分析这首词中典型的艺术手法。这首词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以抒发作者心中的满腔的幽愤和无言的抗议。
3
f这里是匹马驰骋疆场那边是蒙尘貂裘战袍这里是壮心在前线站场天山那边是退居家乡沧州作者用如此强烈的对比深层次地揭示了词人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从而激起读者对爱国志士产生很大的同情对昏庸的南宋朝廷的憎恨
附录:塞下曲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4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