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定理的教学策略的探讨摘要:几何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几何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感到比较困难的部分,也是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部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几何定理的理解和运用感到困难。本文对初中数学几何定理学习和运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结合相关案例对几何定理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水平提供借鉴。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定理;教学策略;探讨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9402随着初中新课程的改革,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何与代数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代数知识内容的简单性,几何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理论性强的原理、公式也较多,证明过程复杂,这就对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给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加强对初中数学几何定理的研究,探索几何定理教学的有效策略,值得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重视。一、学生在数学几何定理学习和运用中常见的问题几何定理是初中数学几何内容的基础,也是进行几何证明、推理的最重要的依据,因此,学好几何定理知识是学好初中数学几何的基础。然而,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
f仍然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且对概念性的知识学习不重视,导致在几何定理的学习和运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对数学几何定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学习时不重视。初中数学中几何证明题的证明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几何定理综合运用的过程,所以,熟练地掌握定理概念,对几何证明题的解答十分重要。但学生通常对理论性的知识记忆比较反感,提不起兴趣,导致概念记忆模棱两可,在解题时容易出现书写不完整、符号语言表达不严谨等现象。
2、将定理与图形分离,对定理所对应的图形关系认识不清。几何定理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几何证明题却是变化无穷的。一些同学抱着“做题”的目的而做题,仅仅能解答出老师讲解的个别例题,一旦题目稍加改动,他们就找不到几何定理所对应的条件或图形,在解题过程中感到困惑和迷茫。
3、在几何定理运用的过程中,因果关系混乱,造成条件的错用。学生在解题证明时往往凭感觉或受到题目中给出图形的错误引导,将一些错误的条件用到证明过程中。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