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竞争力标志之一。此外,宣传工作本身具有鼓舞士气和疏导矛盾的功能,它对组织开展工作起着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1新媒体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传统媒体的宣传功能造成冲击。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升级和手机通讯设备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将互联网、手机报等现代媒体作为自己获取新闻、收集信息的首要选择,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功能作用则日渐式微。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交互性强、信息量大并且选择性强的特点,同时由于互联网进入学生宿舍,使学生上网变得非常方便,因此网络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媒体。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发布主体的多样化,使具有各种意识形态特征的信息都能在网上扩散。这种情况造成了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接受多元化的信息冲击。高校共青团的宣传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面对其他思想和思潮的挑战,赢得青年学生的注意力,是关系到宣传工作是否真正富有生命力和实际效果的关键。
2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单一的传播向双向互动的传播转变。网络化宣传模式借助新媒体平台,颠覆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单一的传播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双向、互动、社交性的交流方式。通过新媒体平台,广大青年既是信息的获取者,又是评论、转发该信息的信息发布者。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可以加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占领宣传教育阵地,真正做到尊重青年、贴近青年、凝聚青年,使更多的普通青年参与到话题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新媒体在大大调动起大学生参与信息社会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也因其自身带来的信息爆炸而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巨大信息流中包含的不良信息将会以比传统传媒更快的速度和在更大的范围内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3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思想上的多样化特征反映在学生在信息的选择上更多地从个人兴趣和自身发展出发。在信息的选择上,作为受众对象的青年学生在信息传播中已经处于主体的地位。他们在思想观念、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处事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大学生在新媒体开放互动、高效便捷等特点的吸引下,将越来越多的人际交往、技能学习、商务往来等社会行为放诸新媒体渠道,形成一股日益普遍的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