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该怎样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科学探究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1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剪子、滤纸、试管、酒精灯、火柴、激
光笔。
2实验药品CuSO4溶液、饱和三氯化铁溶液、蒸馏水、泥土。
3实验步骤:向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
,向沸水中
加
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色的FeOH3胶体。
色,停止加热,就得到了
第3页,共63页
f⑴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
。
⑵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原因是
。
⑶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这样操作的原因
是
。
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光速照射时的现象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浊液泥水
过滤后FeOH3胶体过滤后的泥水
1当一束强光通过胶体时,在与光线
方向上观察到一条
,这种现象叫
做丁达尔效应。胶体粒子直径小于可见光的波长400~700
m使光波发生了散射。溶液中粒
子直径小于1
m,散射极其微弱,无此现象。
2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和浊液
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
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3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
的分散质则不能。
5拓展思考:
1你怎样解释可口可乐、雪碧、冰红茶、绿茶、氢氧化铁胶体等能通过滤纸;氢氧化铁沉淀,
泥水不能通过滤纸的现象?
2为什么泥水被光束照射时没有光的通路,静置后上层有一条光的通路,过滤后再照射有光的通路?
3你认为用什么标准给三种分散系分类合适?
二、实验2-1离子反应
1实验目的:探究溶液中反应前后离子的变化情况。
2步骤与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NaCl溶液
2向盛有5mL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BaCl2溶液
3提出假设:实验1溶液颜色变浅,但依然为蓝色。可能原因有:
4实验验证:
编号
溶液
①
CuSO4
。
混合前溶液中的离子
发生混合的溶液①和②
第4页,共63页
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
生成的物质
f②
NaCl
②和③
③
BaCl2
①和③
【实验结论】①和②混合前后Cu2+、SO42-、Na+、Cl-四种离子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能的
原因是
;①和③混合Ba2+与SO42-相互结合,溶
液中不再有大量的
,而
依然存在于溶液中。
三、实验22离子反应的本质
1实验目的: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所有离子间是否都能相互反应。
2步骤与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向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