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餐桌上的文化冲突看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宛梦君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9期
[摘要]文化冲突源于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冲突的内在依据。本文将中西方围绕餐桌产生的文化冲突作为切入点,浅析餐桌上文化冲突的背后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出自己关于文化冲突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餐桌文化冲突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8002
常常听到外国朋友或疑惑或抱怨地提起在与中国友人餐叙之时遇到的种种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在中国人眼中则习以为常的事,同样也或多或少地经历和耳闻过一些与国际友人一同用餐时遭遇的尴尬轶事。总体而言,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围绕餐桌爆发的文化冲突”。
一、餐桌上的文化冲突
民以食为天。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初到中国,饮食本身以及餐具的不同姑且先不论,最不习惯的通常正是用餐习惯的改变,特别是用餐礼仪尤甚。正式餐会中,西方人与中国一样,会由主人先以祝酒开席,在这一点上,中西差别只在于类似祝酒词这样细微的方面。但宴席一开始,差别立现,冲突也由此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餐具使用上的不同。不管是何种菜系,中国餐桌上的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的,对于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的西方人来说是一种对饮食卫生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劝菜”,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这可以算是最具代表性的行为。主人家或长辈通常会向客人或小辈碗中夹菜以示关怀、照顾之意,在邻座和关系较亲的朋友之间也常常如此。这正是西方人最不能接受的一种“中式餐桌礼仪”,最激烈的冲突也往往发生在此时在中国人眼中,无论被夹入碗中的菜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都要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这是礼貌;而在西方人眼中,这反而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既不卫生也不尊重本人的选择权,双方想法的差异因而造成冲突,甚至引发争执,最后不欢而散。
与之类似的是中式宴席中的“劝酒”。在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逐渐形成了名闻遐迩的“酒文化”,自古多有诗篇咏之。“酒桌文化”也随之而来。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酒的存在必不可少,中国人推崇“酒品看人品”,宴席之间的推杯换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甚至将男子酒量与胸怀联系在一起。从敬酒、倒酒、祝酒到饮酒,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也是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最为复杂。举例来说,根据双方的社会地位、职务、亲疏、年龄等的不同,在碰杯时,酒杯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