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原理概念汇总
利用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特征,可以构成各种作用原理的继电保护。例如,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增大,可构成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根据短路故障时电压降低,可构成低电压保护和电压速断保护;根据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的变化,可构成功率方向保护;根据电压与电流比值的变化,可构成距离保护;根据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和大小的变化,可构成差动保护;根据不对称短路故障出现的相序分量,可构成灵敏的序分量保护。上述保护还可构成更为复杂的继电保护,例如,将过电流保护与方向保护组合,构成方向电流保护。此外,除了反应各种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电气量的保护,如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和过热保护等。
一、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
根据电流整定值选取的原则不同,电流保护可分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三种。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根据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可以使电流保护的动作不带时限(只有继电器本身固有动作时间),构成瞬动保护,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采取动作电流按躲过被保护线路外部短路时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这种保护装置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又被称为第Ⅰ段电流保护或瞬动Ⅰ段电流保护)。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它存在线路末端保护死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值最大。2、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由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其保护范围外的故障必须由另外的保护来切除。为了保证速动性的要求,用尽可能短的时限来切除该部分的故障。可增设第二套保护,即II段电流速断保护。为了获得选择性,II段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带时限,以便和相邻的I段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通常所带时限只比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大一个或两个时限级差Δt,所以称它为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包括本线路全长和相邻线路一部分,但不会超过相邻线路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和降压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值相比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要小得多。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简称过电流保护),即电流保护的第III段。它的动作电流按照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并以时限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它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而且也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不仅可作本级线路的近后备保护,还可作为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如果故障越靠近电源侧,则短路电流越大,而电流保护的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