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PG11连接,PG11
f引脚设置的为输入模式,用于采集Dout引脚的电平变化。开机的时候先检测是否有DHT11存在,如果没有,则提示错误。只有在检测到DHT11之后才开始读取温湿度值,并显示在LCD上,如果发现了DHT11,则程序每隔100ms左右读取一次数据,并把温湿度显示在LCD上。同时会使用一个LED来指示程序运行状况。
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分为的LED驱动程序、LCD驱动程序、DHT11驱动程序以及STM32单片机的启动文件等几个部分,其中LCD驱动程序主要是有屏幕生产厂家提供,并不需要自己写,直接移植厂家提供的LCD驱动程序即可,而设计者主要是编写的LED驱动和DHT11的驱动。DHT11并不需要使用IIC接口或者是SPI接口,所以直接配置两个IO引脚,通过DHT11的读写时序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即可,如图1中的’1’时序和’0’时序图。
通过图1中时序图,我们可以编写出DHT11相应的读函数与写函数,再通过数据发送流程时序便可以写出DHT11的驱动程序。将上述几个主要的驱动程序编写好之后,编写相应的DHT11数据处理函数,通过函数参数返回值将实际的数据显示在LCD屏幕上。屏幕上显示的参数在主函数中的出现编写即可。
2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
单片机所使用电源为33V,供电电压不得超过33V,否则将会烧掉STM32单片机芯片,上电系统便开始启动,设计一个LED指示灯来显示程序的运行状况,而系统检测DHT11是否存在,存在便会将采集的温湿度数据显示在彩屏上,不存在则会提示没有DHT11,温度为30℃,湿度为33,每100ms刷新一次,动态显示数据变化,如果DHT11出现问题,将会显示没有设备,请检查设备等字样。
在实际的测试中,可以发现本次设计,屏幕上数据精确程度较低,而且数据的刷新率较慢,所以在数据的处理方面还要进行加强。
3结束语
通过此次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可以看出此系统在改善室内环境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需要深入研究,重点在于对DHT11数据的分析精确程序加强,这样才能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此外STM32单片机所设计的温湿度控制系统与8位单片机设计的温湿度控制系统有着明显的进步,但是通过上述设计也可以看出的,基于STM32的温湿度控制系统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加以改进才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任哲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原理与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13
f2廖义奎Cortexm3之STM32嵌入式系统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3刘博文ARMCortexM3应用开发实例详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江红(199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