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2003滨州市高一数学教学网络研讨会专题发言
新教材新高考新评价新标准数学地“学”数学地“看”数学地“说”数学地“想”
2020年高一数学教学建议
发言日期:2020年3月20日单位:阳信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发言人:吕文彬
f春回大地万物萌生,特别的三月,我们相约云端。让我们在春暖花开的数学路上和王老师“本真研学”:数学地“学”,数学地“看”,数学地“说”,数学地“想”,共嗅思维生长的芬芳!
今天我的发言从四个“新”的角度,阐述一下我对教学的理解!与大家共勉一、新教材:
必修(第一册)(共计72课时)
f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其实与改革前的内容与顺序基本一致,必修第一册将原版人教A版教材中的必修一、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必修五不等式部分合在一起,还将命题、常用逻辑用语原先出自选修的内容合并成第一册的内容。
f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也融合了原先人教A版中必修四的向量部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三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同时还加入了原先在选修出现的复数部分,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已经彻底删掉,现在只是给大家介绍直观图的概念。
f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教材的编写者将有关坐标系以及解析几何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一册的难度和重点为计算,难度相对必修内容,难度有所上升。
f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内容相对少一些,只有两章,所对应的内容是数列与导数的相关知识,这一改革还是很重大的,将原本必修五的数列部分直接划入选修模块,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将原先选修中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合并到数列模块中,个人觉得这样还是挺合理的,因为现在高二的孩子再学数学归纳法的时候觉得已经忘记了之前数列的内容,但是改革之后,我相信这类问题会好很多。
f选修最后一册主要内容是计数原理与概率,还有一小部分是线性回归方程,其实总体的要求是想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在之前一直宣传的数学建模,也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出现,说明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共141课时,下表给出了课时分配建议,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
f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