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通常表现为垂直姿势。(√
)
17.判断是指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观察的情况做出的快速呼求。(×)反应
18.当水中发现溺水者时,应首先判断溺水者有无呼吸。(×
)意识
19.如溺水者在水中不能自主地支配肢体动作,并缓慢下沉或已沉入池底,则溺水者已丧失意识。
(√)
20.观察区域划分的原则为:便于救生员观察,减少观察盲区和死角。(v、×)
21.直线切割法中,对岸救生岗位主现区13的水域为次责区。(×)12
22.救生员次责区不得超过250平方米。(×
)主责区
23.救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所采取的救助措施。(v)
24.救生员用单手虎口推击溺水者手腕部时,撞击时要迅速、有力。(√)
25.救生员腰部正面被抱持后,救生员应采用扳手指方法解脱。(×)夹鼻推颌法
26.“抓发”解脱后,应及时将溺水者转体至背贴救生员前胸,夹胸控制住。(√)
27.救生员单手前臂被溺水者抓住时常用扳手指法解脱。(×)击腕
28.当救生员右手被溺水者的左手抓住时应采用“转腕法”。(×)右
29.拖带是救生员采用侧泳、潜水技术将溺水者拖带到岸边的一种技术。(×)反蛙泳
30.拖带时应使溺水者的口鼻保持在水面上,以保证溺水者的呼吸。(√
)
31.夹胸拖带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者身上胸和腋下部位上。(√
)
32.托双腋拖带技术比较省力,在救助溺水者过程中易于施救溺水者。(√)
33.侧泳或反蛙泳技术常用于托枕拖带。(×)?
34.上岸是指救生员将器材从水中送上池岸的一种救助技术。(×)溺水者
35.由于泳也的建筑结构和溺水者的受伤情况不同,上岸主要采用单人和双人两种上岸技术。
(√)
36.在游泳池的深水区,将溺水者托带到池边,可采用肩扛上岸技术。(×
)
37.在确定溺水者有外伤的情况下,肩背运送是一项比较实用的运送技术方法。(×
)
38.在现场抢救中应坚持连续进行心肺复苏,不能简单地提出停止复苏的决定。(√)
39.救生员平时对模拟人进行口对口吹气训练时如果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不可能
通过唾液传染给其他救生员。(×)
40.心肺复苏的第三步骤操作是打开气道。(v)
41.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的一般方法是轻拍溺水者的面颊。(v)
f42.溺水者放置俯卧位即头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线,头部不能高于心脏的位置,双手置于躯干两侧。
(×)仰
43.溺水者处于无意识姿态时,舌肌和会厌后坠可能会阴塞气道。(√)
44.止血方法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