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和评价制度
1各级医院放射科应设立影像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和影像设备维修人员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科质量管理。设立影像质量评价小组,定期开展影像质量评价。
2放射科常规X线、CT、MRI和DSA实行统一管理,放射科主任全面负责影像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根据影像质量评价标准,组织影像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对放射科影像质量进行评价,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应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有相应的评价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放射科影像的质量。
3每月开展一次放射技术质控活动。根据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价的项目包括:X线摄影条件是否合适体位是否标准胶片尺寸和图像放大比例是否统一不同时期检查的图像放大比例前后是否一致CT和MRI成像质量。此外,还需统计影像质量优良率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根据图像质量缺陷,对每一个成像环节进行核查,找到导致图像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评价结果,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4根据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要求,每月抽查1次诊断报告的书写质量,统计诊断报告优良率,发现诊断报告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和诊断正确率。
5重视影像检查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f(1)放射科登记人员: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病历号、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实收费,正确登记编号,或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发放诊断报告时要再次核对。
(2)检查技术人员:首先按顺序开机,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仔细核对申请单、检查目的和要求,当目的和检查要求不清时,主动与临床开单医师联系。核对被检者信息准确无误后进行检查。完成检查后要观察影像质量是否良好,是否符合临床申请要求和影像诊断要求。
(3)诊断医师核对检查目的和要求,核对申请单、影像资料和报告单资料是否统一,观察影像质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诊断报告书写完成后应再次检查相关信息。
6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逐级上报,上级技师或医师要及时处理。如质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应及时由影像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研究解决。
7定期进行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的正确性。随访工作每年一般不少于6次。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