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欠缺了外景拍摄就等于割裂了民歌与其“生态”直接的联系。2006年,节目再次改版,周一改为“民歌民说”,周三改为“原生圆梦”。10月,《民歌中国》栏目组策划了大型系列节目“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这一系列节目再一次将原生态民歌推上舆论关注的焦点。同时,凭借这一系列节目成功所积累的经验,《民歌中国》栏目组在其后几年中经常策划与之类似的大型节目,对我国的民歌事业贡献卓著。2007年,《民歌中国》栏目在积淀了三年的基础上再次全面改版,定名为《民歌世界》,在节目中增加“民歌经典”版块,介绍国外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应该说,经过了三年的发展,《民歌中国》已经成为一档十分成熟的民歌栏目。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就在此时,栏目的发展陷入低谷,2007年下半年的节目基本都是之前节目的重组,几乎没有新的内容到2008年,使用了仅一年的名称“民歌世界”被撤销,栏目名称恢复“民歌中国”,这与栏目的经费紧张有着莫大关联。
2008年至2012年,《民歌中国》栏目在保持较高文化品位的前提下平稳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节目内容已不限于原生态民歌,很多地域性的民间歌舞艺术进入到节目内容制作。2012年始,栏目由周一至周六每天一期拓展为周一至周日,增加“周末民歌会”版块,该版块内容以民歌欣赏为主。
2013年至今,《民歌中国》栏目总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准急剧下滑,多期节目基本都是“演唱会”的形式,即由不同歌手轮流唱歌以供观众欣赏,而且所演唱的歌曲已不限于原生态民歌,甚至不限于民歌,很多流行歌曲进入节目。同时,有关中国原生态民歌的背景介绍和文化解析的内容在节目中少之又少,甚至消失殆尽。
二、对《民歌中国》栏目现状及造成原因的分析通过前文的叙述可知,在节目创播之初至2012年的八年时间里,《民歌中国》栏目基本保持了其原生态、小众化的节目品质而且在此期间对中国原生态民歌的介绍也能基本复现其生态性。因此可以说,在2004年2012年的8年期间《民歌中国》栏目为我国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发扬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2013年以后,栏目发生质变,已无法再将其定义为“原生态民歌”栏目,这就
2
f意味着原生态民歌栏目彻底淡出了电视媒体。当然,并不是说原生态民歌与电视舞台彻底绝缘了,在许多其他类型的音乐栏目或大型演出中,依然有原生态民歌节目的出现,但这种蜻蜓点水式的表演基本割裂了民歌与其“生态”间的联系,对于受众而言,“看看热闹”可以,要想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