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④、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⑤、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
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⑥、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7、叶绿体色素吸收可见光,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因
f为所有色素和所有光反应的酶都在囊状结构上),原料是水ADP、Pi,动力是光能,产物是氧、氢和ATP,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原料是CO2,动力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产物是有机物(CH2O)和C5,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氢和ATP(能量),CO2被还原前先要进行固定,C3化合物一部分被还原为有机物,另一部分又变成五碳化合物。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CO2H2O(CH2O)O2。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能量代谢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0,有机物中的O来自CO2。
光合作用的意义:1制造有机物,固定太阳能,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需要,2制造氧气,维持O2与CO2的平衡,使好氧生物得以发展3形成O3层,使生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
f8、光合作用的过程:
9、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要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光照强弱的控制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5)CO2的供应(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
f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度的曲线分析及应用
fCO2的含量很低时,绿色植物不能制造有机物,随CO2的含量的提高,光合作用逐渐提高;当CO2的含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CO2的含量的提高而提高。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温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10、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