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夜交替(1)产生原因: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2)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3)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如图46。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
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或70S。(4)常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
f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5)常见日照图的判读①确定南、北极:在侧视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者为北极,顺时针自转者为南极。②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③确定特殊点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此正相对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④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没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在极昼、极夜的区域则没有日出、日落现象。⑤确定昼夜长短:由晨昏线分割的同一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可以通过读经度差数进行判断。⑥确定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度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2地方时(1)地方时的产生: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2)时区的划分:区时:国际上规定,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内采用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统一的时间,即该时区的区进,也称标准时间。
①图示
②计算:时区序号经度15°(结果四舍五入取整)东经则为东时区,西经则为西时区中央经线经度时区序号×15°东时区则为东经,西时区则为西经
(3)有关时间的计算方法①公式法: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时差
说明:⑴±号,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则取加号,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西侧取减。即东加西减(原因:东早西晚可以这样理解,东面的取加号,导致时间变大,即为早了)。
⑵时差:地方时时差经度差15°(经度差采用“同减异加”原则两地同为东经或两地同为西经,经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