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总复习
总课章节(课题)名称期末总复习学时42时全球海陆分布特点,海陆面积比例,七大洲、四大洋知识技能的名称。了解海陆变迁及其主要原因,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通过观察比较地球仪和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基本面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25,认识“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的概念,指导学生完成P30的活动2,认识亚欧、亚非之间的洲界。三维目标过程变迁先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从方法具体的局部的海陆变化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通过把大陆拼合图和一幅破的书页拼接组合一起,引出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并通过课件展示,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通过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的现象,使学生对海陆的4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世界海陆分布原因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本节中出现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较多,但大多数是学生已经学过或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学生特征分析的。但七大洲的相对位置、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这些空间概念,学生却较为淡漠。
项目教学重点
内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七
解决措施通过观察比较地球仪和世界海陆分
1
f大洲和四大洋空间观念的建立。
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认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基本面貌。
了解海陆变迁及其主要原因,大陆教学难点漂移、板块构造学说。通过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的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动观察地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地图1、地球表面海洋占71,陆地占292、七大洲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3、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4、四大洋由大到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典型地区荷兰2、大陆飘移假说是魏格纳提出。3、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学生了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解课本要山系及火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