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激发教师内在发展的动力,使教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从而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三、改进评价方法传统的教师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表现为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价占主导地位,而教师本人及其同事、学生、家长的参与很少,教师处于被动的被评价地位。这样往往很容易造成教师对评价结果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反馈与认同。为了适应新的评价理念,体现新的评价目标,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主体单一和过分量化、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做法,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同事评价,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进步的历程。着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1、多主体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可以说每一个教师对自己是最了解的,对自己工作的背景和工作对象是最清楚的,他们最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同时他们也都具备一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我反思能力。因此,我们在对教师的评价时注意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作用,突出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在自评中认识到的问题往往比在他评中别人给其指出来更容易接受,更便于改进。所以,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或问题,完全可以通立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自我评价可采用调查问卷、教学后记、自评量表、自我总结
f等方法进行。同事评价。同事间特别是同一个教研组或同一个年级组之间的教师整天在一起合作共
事,他们对彼此间的优点、缺点、长处、不足等情况颇为了解,同事对教师的工作有着较深刻的共鸣。所以,同事评价是重要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被评教师可从同事评价中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对于引进教育教学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都非常有益。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评议、互评量表、听课评课、民意测验等方式开展教师互评,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领导评价。各学校成立教师评价领导小组,通过评价量表、交换意见、撰写评语等方式对教师分阶段实施评价。
学生、家长评价。这种评价就是通过座谈访谈、调查问卷、评价量表、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形式由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作出评价。有人可能会怀疑,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能做到客观、准确吗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学生的眼睛是最亮的,学生的意见是最中肯的,学生的建议是最值得老师听取和采纳的,因为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等有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也是比较客观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自评、同事互评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