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案
郭莹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
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学习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
有意识地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
富的联想。
2、教给学生“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
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及作者对为
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研读文章7至9节,了解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形的写
作方法。
【难点】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采访过程,了解这双手
背后的故事,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
第1页
f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得成功,那么写人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板题)同学们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我想了解两个简单的信息:
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2、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3、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分?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二〕感知内容,整体把握。1、朗读课文(听读的同学注意圈划“文中是如何具体从细处描写作者所见到的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2、填充句子:文章写了一双__________的手。①填充句子(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对写手特征的的句子进行评注。②齐读所填充的句子(感知多角度写手的效果)。③评注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色深、大……3、形象感知手“大”的特征。学生量自己的手,并记录下尺寸和张迎善的手进行比较。〔三〕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第2页
f1、讨论课文的题目明明是“一双手”,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偏偏先列举了各种各样的手,而且是一双双未曾留下深刻印象的手呢?〔点拨〕作者开头所列举的手中,每两种构成一组截然不同的手,基本上概括了从不同角度去衡量的手,写这些手目的是为了烘托突出“一双手”。2、重点研读阅读课文4~18节,投影要求解决下列问题:①作者写的是怎样一双“奇”手?朗读描写手的特征的精彩语段和句子。画出写手的特征的重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