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至于“走花观花”,把名著阅读变成“快餐式”的浏览,这正是《考试说明》中强调的“文学名著必须通读原著,不能以读‘架子书’(导读、梗概等)来代替原著的阅读,更不能用识记‘作家作品’来敷衍名著阅读”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常用字的书写要求。这一点与2007年3.错字扣分上限3分,进一步规范常用字的书写要求有所不同,今年是每一个错字扣1分,封顶3分,但考生不必惊慌失措。去年我省高考作文就实行“每两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3分”的规定。试卷不单独设置“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这一考点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对这一考点内容的放弃,而是把融入写作中一并考查。“错字扣分上限3分”,是对考生的一种人文关怀,但考生要牢记,卷面整洁、书写正确、字迹清晰是每一位阅卷老师所喜欢的。二、“参考试卷”三种新题型:备考时不可不练的能力参考试卷”三种新题型:今年《考试说明》还在“参考试卷”中设置了三种新的题型,对这三种新题型,我们在备考时要加以研究,从而训练学生所应掌握的基本能力。
2
f1.名著阅读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意在表明名著阅读题可以有新的名著阅读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型。题型。而在2007年的“参考试卷”中却以四道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的。今年的“参考试卷”的第9题,把名著的阅读、鉴赏化解成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赋分为5分。如第9题的A项:A.克定身子挺直地跪在那里,两只手左右开弓地打自己的脸颊。他那张白皙的、清秀的长脸被打得通红。他还是不停地打着。这段文字描写了克定被责罚的情景。由于克定的女儿向高老太爷告状,说他在三四个月里面结识了几个坏朋友,走上了邪路,租了小公馆,娶私娼做姨太太,骗了妻子的首饰拿去当卖。高老太爷气极而责罚他。《家》2.自然科学类文章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意味着要求学生掌握“阅自然科学类文章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意味着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是在第I卷以“选读”与“表达”的能力更高了。表达”的能力更高了往年,择题”方式进行考查,曾一度被人戏称为“文字游戏”。今年改在第II卷“表达应用”题中考查,题型为填空题和简答题,分值为6分。这不仅意味着今年语文第I卷选择题的分值进一步减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今后的语文学科教学应该彰显“阅读”与“表达”这两大功能。如“参考试卷”的第14题: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材料略),根据要求答题。6分1给这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2分2这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