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01
一、我班共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3人),全部参加考试。全班平均8557分,优秀率267,及格率100。二、本试卷由填空、判断、选择、问答等四种题型组成,其中填空题占40分,其余三种题各占20分。三、下面重点选一些题进行分析。1第二题,这样的题目其实考查的还是写字,但难度不见得小。第一,可以看出学生对本册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如“魁悟、到霉”。第二,因为需要有筛选的过程,加大了难度,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掌握的字词量。此外,教师平时在指导写字时,要多从字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学会分析,而不能光凭练习的遍数达到会写的目的,比如“一反常态”,如果学生明白了,它是指平常的状态大不一样,就容易找出“一反常态”的错误。2第三题,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是“危峰兀立”、“危楼高百尺”两个词,一个选“不安全”,另一个选“高”。此题出得不太好,因为它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错觉。所以,可以再增加一个选项,如“‘危险’应选第()种解释”。3第四题,1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需要指出的是,本题出现的词既有“读读写写”里的,也有“读读记记”里的,甚至有的只是在文中出现过(如“抑扬顿挫”),我觉得出题精神与新课本设计的初衷有悖。4第四题,2词语搭配。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平时词语的积累,与课文内容相关,如“盘旋的海鸥”“湿漉漉的地面”等。不过学生也可灵活掌
f握。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平时做此项练习时最好能分类加以指导,以免出现偏差。如带“的”字的,括号中应是表示事物的词;如带“地”字的,括号中应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5第四题,3在复习阶段,可以借鉴本题的做法,把一册书中接触到的四字词语(成语)分类进行整理(利用竞赛方式让学生板书),这样的复习比单纯地抄写效果好。6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只谈一点,平时要强调标点,尤其是句末标点,低年级个别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造成到了高年级还有很多学生句末不加标点,这时再想扭转已很困难。所以,好的习惯的养成很关键。7第六题,本题确实体现了“活学活用”,将几项练习巧妙地揉和在一起,设计得很好。8第九题,口语交际。平时学生易犯的毛病,一是字数太少,无话可说,原因多数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差,也可能是对这个话题很“陌生”。二是字数太多,但思路不清,不得要领。9第九题,习作。感觉难度不大,应该容易写好。崔家坊完小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