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一凡摘要:在新一轮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意性的技术和创意性的内容将会促成信息经济转向成为创意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创意产业概念的核心所在。把发展创意产业和发展制造业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发展创意产业提高制造业的文化含量,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因此,中国不仅要建设成为学习型的国家,而且要建造成为创造型的国家。北京市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确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发展的核心产业,北京要成为创意之都。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智慧是创意产业的主要资源。因此,要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关键。实施以创新与创意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力推动北京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塑造和提升北京现代国际大都市形象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要素;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文化创意产业战略与发展
1、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近十年来,国际性产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中出现互相渗透融合、双向互动的发展趋势。英国布莱尔执政之后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旨在发展个人的创意,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开发知识产权,提高文化附加值,实现财富的增长。进入21世纪,国际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规模效益、相等资源优化、互动渗透、空间聚集呈现不断加速增长的趋势,呈现跨国的资本运作,产业结构的高度提升,组群化的产业分布状态。“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对创意产业如新加坡采用创意的人力,创意的文化,创意的集群概念;韩国以政府主导相关部委的参与概念;台湾直接从英国的经验借鉴概念;香港调整创意模式适应亚洲地区不同国家具体的情况。全球性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地域性的积聚特征,在一些国际性的大都市周边产生出了一些带有全球意义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积聚或者中心区域”。形成了世界经济转型升级运动,体现在发达国家把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型,形成了一个不平等的垂直分工体系。发展中国家成为制造业的分工,发达国家成为创意的中心。在新一轮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性的技术和创意性的内容将会促成信息经济转向成为创意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创意产业概念的核心所在。因此,创意产业也是国际化产业分工和国际经济地位的问题。2、中国产业升级的五个步骤创意产业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现在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