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
山中年馍乔忠延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云丘山,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它在吕梁山的最南端。传说,后稷出生时被遗弃却大难不死的那座山就是云丘山,他教民稼穑也就从那里开始,最早的耕植技术即由此传播开去。古往今来的文明极像山间的清泉,总会跌宕而出,蜿蜒着流往远方。云丘山亦然。灵秀的山水是农人生存的根脉,也是养育他们的家园。他们接过先祖的犁、耧、耙、耱,也接过前辈的风俗礼仪。当“民以食为天”成为他们的生命旋律后,几千年来,他们的日子几乎没有一步不践行在这无形的轨道上。即使在今天,要打开他们的往昔也不算难,仅饮食而言,就是一幅“仓廪实则知礼节”的鲜活画卷。过年是食物最丰盛的时节,在这最隆重的节日里,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会歇息下来,欢度佳节。不过,过年对于山中的农人来说有着比城里人更为喜庆的意义。他们没有周末,年节是一年里唯一的假日,因而珍贵得一点也不敢浪费。尤其是女人,一年到头从没有闲歇的空隙,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张口吃饭,解决的办法便是早早蒸好年馍,到时稍稍一热,轻省而又快捷。年馍,很早就成了山乡人的“方便面”。但是,谁要因此简单地看待年馍,那就辜负了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年馍犹如一部发黄的古书典籍,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还真难读懂其丰富的内涵。大年初一,敬献在灶槛上的是一个很大的花馍。这花馍名叫枣山,由一个个裹着红枣的白面卷层层加高而成,高高的顶端还挺立着一个昂首啼鸣的大公鸡。大公鸡,大吉大利;大红枣,早早高升,一年美好的愿景都寄寓在这枣山上了。枣山献的是灶神,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工作队员,一年四季居高临下注视着农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抛米撒面,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谁不愿意过平安日子?所以,每日每时都勤恳、节俭。就这样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灶神抓住小辫,因而,每当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时,还要给带上些炒豆和糖瓜。糖瓜又甜又粘,让灶神甜蜜得不好意思说坏话,即使想说也粘得张不开嘴。炒豆是马料,是供给灶神坐骑的吃食。农人不仅尽心巴结灶神,还要把人家的坐骑也打点好。如此一来,灶神就只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啦!大年初一的爆竹声一响,即把前往天宫汇报的灶神又迎到家里。迎进门当然不敢怠慢,那高高大大的枣山就是敬献给他老人家的第一份厚礼。云丘山的年馍还有枣糕。枣山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