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径流,导致洪水流量增加和常水流量降低,不利于水量的常年利用。(二)防止水源水质污染和水质恶化有以下几方面措施:1、合理规划城镇和工业区,减轻对水源的污染。2、加强水源水质监督管理,制定污水排放标准,并贯彻其实施。3、勘察新水源时应从防止污染的角度,提出水源合理规划布局的意见,提出卫生防护条件与防护措施。4、进行水体污染调查研究,建立水体污染检测网水体污染调查要查明污染来源、污染途径、有害物质成分、污染范围、程度及危害情况及发展趋势。(三)设计和使用水源时,应遵照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进行水源的卫生防护1、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1)取水构筑物的卫生防护范围主要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和附件地区的卫生状况。(2)地下水回灌时,回灌水质应严加控制,其水质应以不使当地地下水质变坏,并不得低于饮用水水质标准。2、地表水源的卫生防护(1)为防止取水构筑物及其附近水域受到直接污染,在取水点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的水域内,不得停靠船只、游泳、捕捞和从事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为防止水体受到直接污染,在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供生活饮用的专用水库和湖泊,应视具体情况将整个水库、湖泊及其沿岸列入防护范围。至于潮汐河流取水点上下游的防护范围,湖泊、水库取水点两侧的范围,沿岸防护范围的宽度,应根据地形、水文、卫生状况等具体情况确定。(3)在地表水源上游1000m以外,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于水源卫生防护地带以外的周围地区,还应经常观察污水排放、传染病发病、事故污染等情况,如发现可能污染水源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水源水质。(作者单位:安阳市计划节约用水办公室)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