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简论《人民日报》的四次扩版
作者:杭孝平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1期
2009年7月1日,正是中国共产党诞生88周年纪念日,也正是这一天,《人民日报》进行了扩版,这是其历史上的第四次扩版。
《人民日报》历史上一共进行过十三次改版。其中,有4次是进行了扩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对《人民日报》历次扩版进行回顾以作纪念。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致读者》,宣布改版开始。改版主要是对《人民日报》进行了扩版,由原来的6个版面扩展到8个版面。
这次扩版。主要原因是自1949年至1956年以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制基本确立,革命时期形成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依然保存。同时。苏联新闻工作的许多经验也给我国新闻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鉴。但是,相对于现实社会和群众生活的发展,新闻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现象十分严重。在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经验时。我国新闻工作不考虑两国现状的差异和国情的不同,盲目照搬,造成了一些新闻工作弊端的出现。比如,新闻机构单一化、宣传工作的公式化等。这些弊端引发了读者和一些新闻工作者的不满,提出批评意见。与此同时。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科学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闻工作改革也迫在眉睫。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是以提倡“双百”方针、反对教条主义为指导思想,首先在《人民日报》展开。
1956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人民日报》正式宣告改版,《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载了题为《致读者》的社论。在这篇社论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这篇在中国当代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社论”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
“扩大报道范围”。社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各种不同的读者要求从不同的方面了解这个变化着的世界。生活里的重要的、新的事物无论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或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等等,人民都希望多看到一些,我们也应该多采集、多登载一些。
“开展自由讨论”。它指出,1“报纸是社会的言论机关”。这就大大拓展了党报的内涵和功能。2报纸“不能设想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不能“随时做出绝对正确的结论”。这表明党报工作者具有清醒的意识。3提倡自由讨论。4“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虽然是经过编辑部选择的。但是并不一定都代表编辑部的意见。”这一主张充分表明党的工作者一种非常开放的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