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第2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在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时,采用绘制概念图框的形式,训练地理图表的绘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农业活动类型。2.培养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观念。3.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2.提高利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三、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f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每天早饭一般我们都吃些什么?中午和晚上的主食又是什么呢?配合呈现下图组:我们日常早餐的组合──白粥萝卜干。
提问:那这些食物会天天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吗?为什么?配合呈现下图组:
设计意图:生活化的导入,生活化的图片更能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聊天式的对话问答更能拉近师生的情感。看似无意的两组图片,实则为了解决一个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种植历史悠久这一条件的分析,一直是学生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为后面全面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埋下伏笔。提问:我们每天都吃的主食──大米饭,那大家知道市场上的大米都是哪里来的吗?呈现图片组1:本地大米,南方大米、东北大米。
呈现图片组2:泰国、印度、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国家也产大米。
一个问题,两组图片,连贯地承转到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这一知识点。
f呈现图片组: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季风气候亚洲分布图。
设计意图: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