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项强等症。治疗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但用并法亦有效但推那次数需多才行;治疗外感发热、项强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
f1、天突【位置】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食两指对称挤捏称挤捏天突。【次数】按揉1530次挤捏13次。【主治】咳喘胸闷,恶心呕吐咽痛等症。【临床应用】按揉、挤捏天突,能理气化痰、降逆止呕对因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引起得痰喘、呕吐有效若配合按揉膻中、运八卦、揉中脘等效果更佳。2、膻中【位置】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从本穴分推至两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两指自
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次数】100~300次。【主治】胸闷、痰鸣、喘咳、呕吐、呃逆等症。【临床应用】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居胸中胸背属肺推揉之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对各种原因
引起得胸闷、吐逆、喘咳均有效。治疗呕吐、呃逆、嗳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等合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等合用;治疗痰吐不爽常与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按揉丰隆等合用。3、乳旁【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f【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乳旁。【次数】3050次。【主治】胸闷、咳嗽、痰鸣、呕吐。
【临床应用】揉乳旁能理气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胸闷,喘咳等症临床上多与揉乳中同时使用,以增强其治疗效果。4、胁肋
【位置】从腋下两胁至两髂前上棘。【操作】用两手掌从两胁下搓摩至髂前上棘处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次数】50~100次。【主治】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等症。【临床应用】搓摩胁肋能顺气化痰、除胸闷、消积滞对小儿因食积、痰壅气逆所至得胸闷、腹胀、气喘等有效。5、中脘【位置】脐上4寸位于剑突与脐连线得中点处。【操作】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自喉向下推至中腕称推中腕。【次数】揉或推100~300次摩5分钟。【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泻泄食欲不振等症。【临床应用】揉、摩中脘能健脾与胃、消食与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合用。推中脘能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嗳气呕恶等症。6、腹【位置】腹部【操作】自剑突下到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沿脐周围摩称摩腹。【次数】腹胀腹痛疳积,呕吐便秘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