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股票交易金额20824亿元,深市也完成了1129113亿元。
引人注目的是,长江电力、华夏银行等一批大盘蓝筹股在证券市场成功筹资。2003年,长江电力和华夏银行发行上市后立即受到市场追捧,成为引发和带动蓝筹股行情的领头羊。2003年证券市场新增上市公司65家。沪市筹资总额达到56096亿元,其中A股IPO筹资总额是55741亿元,包括增发、配股和国有股配售在内的再次发行筹资额是1039亿元。
f三、国债市场情况
继2002年首超10万亿元大关后,2003年债券市场成交总额又攻克20万亿元关口,比2002年猛增了527,相当于当年预测的GDP总值的188倍,市场交易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现券市场的成交金额达到369万亿元,首次超越了同年度的沪深股票市场成交额的总和,预示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均衡发展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3年,我国债券市场成交总额为2096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为148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391,交易所债券市场为616万亿元,近乎比2002年翻了一番。在两个市场的增量中,银行间市场主要益于现券交易量的迅猛增加,其现券交易量比2002年增加了近6倍,而交易所市场则偏重于回购市场的活跃,全年回购交易量较2002年增长11694。
而在现券交易量方面,当年两个市场的现券成交总额达到369万亿元,而同期沪深股市的成交额为321万亿元,债券市场的成交额首次出现了超过股票市场的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总体发展水平后于股票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运作的1997年,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现券成交总额为335436亿元,仅为股票市场成交额的十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关注,这一扭曲的现象逐步得到改观。自2000年起,债券市场的成交额占股票的比重快速上升,到2002年达到近40。
2003年,现券市场交易量的迅猛增加,主要缘于债券品种的创新和市场规模的扩大。2003年债券市场发行量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债券市场的总托管量达到336万亿元,相当于在前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一。
其中,央行票据的发行量达到约7000亿元,这一品种的出现迅速扩大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品种的供给。当年,央行票据在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达到9052亿
f元,占现券成交额的四分之一,换手达到1168,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表现最活跃的品种。同时,由于国开行金融债的不断创新,使得金融债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全年成交金额达到131万亿元,直逼国债。
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也在2003年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债券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